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专科 > 高职专科报考 > 正文
八十年代高职院校排名榜 河海大学和南财的会计

时间:2024-12-15 14:29:37 | 宏源网

八十年代高职院校排名榜 河海大学和南财的会计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八十年代高职院校排名榜 河海大学和南财的会计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八十年代高职院校排名榜 河海大学和南财的会计

云南大学建校历史

云南大学
【学校简介】
云南大学创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开始招生。八十多年来六易校名,从创建之初的私立东陆大学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七万多人。目前,云南大学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大学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边疆大学。

云南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按照“清华模式”建设云大,费孝通、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冯友兰、吕叔湘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来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世界著名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区内,踞商山余脉的贡院坡上,前临翠湖,左依圆通山,占地面积640亩,校舍面积35万平方米。校园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一幢幢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达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生94人;硕士生684人;硕究生进修班1842人;授专业法学学位170人;学位教师进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云南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2372人,专业技术人员1981人,其中教授222 人,副教授409人,专任教师980人,全校在职人员平均年龄40岁,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83人。

云南大学现有经济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发展研究院、职业技术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药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等15个学院共30余个教学系(部)65个本专科专业,还有16个开发研究中心、25个研究所、10个研究室;4个教学服务中心;其中历史学、生物学、数理科学是国家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此外,新设立的国家级文科综合素质培养实验基地班现已报国家教育部审批),还建设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2个在建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群;1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科授权点、1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法学、职业教育、MBA(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授权点;1个国家级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120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
• 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
• 1923年4月20日,正式开学 私立东陆大学
(1923年—1930年) • 预科
• 本科
• 附中
• (1927)附中

• 1930 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
• 1932 年,云南省立师范学院并入 省立东陆大学
(1930 年—1934年) • 文学院(政治经济、法律系)
• 工学院(土木、矿冶系)
• 教育学院

• 1934年9月,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 1937年,熊庆来受聘出任云南大学校长 省立云南大学
(1934年—1938年) • 文理学院(文学院 + 教育学院)
• 理工学院(工学院 + 理科学系)
医学专修科

• 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
• 1946年,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 国立东陆大学
(1938年—1949年) • 5 个学院
• 18 个系
• 3 个专修科
• 3 个研究室

• 1951—1958年,全国院系调整
• 1954年8月理工学院独立为昆明工学院
• 1956年8月医学院独立为昆明医学院
• 1958年8月农学院独立为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前身) 云南大学
(隶属中央高等教育部)
(1950年—1958年) • 航空:并入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
• 法律、政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
• 土木建筑: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 铁道管理: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

• 1958年8月划归云南省政府管辖
• 197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 1997年11月,正式成为国家“ 211 ” 工程首批建设的 61 所大学之一
• 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云南大学
(隶属云南省政府)
(1958年—至今) • 1958年院系调整后,仅设文理两科,共6个系至2005年12月
• 17个学院
• 7个研究院
• 3个公共教学部
• 1个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 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八十年代高职院校排名榜 河海大学和南财的会计

常州大学城中哪所专科院校最好

江苏工业学院,没错的!
江苏工业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六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是江苏省为发展石化产业于1978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初创时校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和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定址常州。1984年,我校由江苏省与中国石化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联合办学。1992年成为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全国部属院校管理体制调整,我校成为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学校现有武进和白云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91亩(不含怀德学院占地,下同),教学行政用房192725.36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599.89万元,图书馆纸质文献100.32万册。
为适应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需要,建校初期开设了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等本科专业。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化工、机械、材料等学科逐渐发展成我校的优势学科。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学科门类和专业数量不断拓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部等10个教学院系,另有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2个二级教学管理单位和独立设置的怀德学院,共设有42个本科专业。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共117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3人。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自2004年以来,先后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爱尔兰梅努斯国立大学、德国维尔茨堡-施韦因富特应用科技大学开设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项目,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本科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拥有化学工艺、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油气储运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化工过程机械2个部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化学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精细石油化工、油气储运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机械技术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油品储运与化工主体工艺设计等6个国家级、省级设计资质,应用化学1个省级品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2个省级特色专业。在近两次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2003年以来,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课题、“973”子课题以及省重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我校还承担了由德国、意大利、中国和孟加拉四国高校联合申报的“用膜技术进行水处理研究”的欧盟合作项目。“十五”期间科研到款年均增长41.9%,2005年科研到款达2550多万元,教师人均科研到款在全省高校中处于较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常州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百强。2003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在省内115所高校中排名第14-17名。SCI、EI、ISTP三大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前150-200名。2006年7月,在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上,我校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建校初期,我校教师大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在这批教师的带领和影响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我们积极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不断增加。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者80人,副高职称者20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98人,硕士学位者400人。教师中先后有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中石化直属院校学科带头人,17人次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7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学校以“大工程观”为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思维、协作品质和创新精神,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高。2005年,我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校是江苏省校风建设优秀单位和江苏省文明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表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社会实践小分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在28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大力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校以来已有一万八千余名毕业生在石化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工作,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中坚和管理骨干。中石化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戴厚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留平,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陆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芮新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高正明、陈群等,是我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扬子石化是中石化下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先后有近600名毕业生在该企业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30余人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3人成为公司级领导。中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的7位院级领导中有4位毕业于我校;在扬子石化、燕山石化、仪征化纤、金陵石化、齐鲁石化、九江石化、安庆石化等一大批石化企业,我校毕业生大都成为企业管理和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我校学科专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校的创建,常州地区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支柱产业。常州现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1700多家,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有我校的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常州市2005年利税排名前10位的化工企业中有5家由我校毕业生担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常州市是全国三大塑料加工基地之一,我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大量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中担任技术和管理骨干。2006年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中有2位毕业于我校。我校广大毕业生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河海大学和南财的会计

南财比河海好。
河海大学会计学科创办于20世纪八十年代,1998年开始培养会计与理财方向硕士研究生,现有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二十多年来会计学专业秉承“求天下学问,做工商精英”的办学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资源会计、网络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学科方向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完成了政府和各类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近40项,科研经费700余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70篇,获省部级奖4项。本学科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师资和科研梯队,目前有教授2名,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7人;有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南京财经大学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早在1962年就设立了财会专业。1981年成立会计系并开始招收财务会计专业本科生,系江苏省第一个会计本科专业点。2000年,在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高等财经专科学校和江苏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三校会计系的基础上合并重组为会计学院。近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会计学院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和美誉度,形成了“求真、务实、讲诚信”的学院文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学校名列前茅。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7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博士33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成果方面,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一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首届微课教学比赛奖2项;江苏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3门。在科研成果方面,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国家自然基金13项、教育部与江苏省社科基金22项。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会计研究》、《金融研究》、《审计研究》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会计学学术型硕士、2011年开始招收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资产评估硕士(MV),已经有毕业研究生500余人,在校研究生382人。毕业研究生主要在长三角地区就业,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中28%在金融证券行业就业,14%在高等高职院校就业,5%在会计师事务所就业,其他在工商企业就业,就业层次与薪酬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有19名毕业研究生考取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的会计学博士研究生。

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4个系及一个会计信息实验中心,在校本科生3400余人。学院依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工商管理优势学科)和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以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引领平台,全面深化专业教学的综合改革,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会计学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建设项目;会计信息实验中心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是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我院会计学专业成功申报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A级资助,为实现我院

“融入主流、展现特色、树立品牌”的发展目标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学院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国际职业资格教育”,先后成立ACCA培训中心、CMA教育中心,取得显著成效。在ACCA的历次全球统考中,学员平均通过率达85%,远远超过全球平均通过率,累计有10余名学员取得世界第一或大陆第一的优异成绩。2015年,经ACCA英国总部批准设立ACCA全球统考南京财经大学笔试考点。学院CMA教育中心也在2015年成功取得国家外国专家局和美国IMA协会的联合授权培训机构ARCP的认可,成为IMA协会的奖学金高校、IMA战略合作伙伴高校。为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学院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近年来,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2项、全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26项。会计学院每年超过20%的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海内外著名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其中2015届毕业生升学出国率达26.53%,创历史新高。众多学子考取了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多名学子考取了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世界名校的研究生。

经过近60年的建设,会计学院办学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现已成为江苏省内一流、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由武书连主持的广东科学管理学院课题组整理的201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挑大学选专业》的排行榜显示:在全国开设会计学专业的390所大学中,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排名第36名(A级),江苏省内省属高校排名第1名,专业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前10%。 宏源网

以上就是八十年代高职院校排名榜 河海大学和南财的会计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宏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宏源网:www.hyszuoy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择校咨询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专 业:
  • 学 历:
  • 户 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