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中专 > 中职中专政策 > 正文
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

时间:2024-08-03 02:32:26 | 宏源网

今天宏源网小编整理了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

江西中职学校对口就业率超85%

江西中职学校对口就业率超85%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为96.5%,对口就业率为75.98%。江西省中职学校对口就业率超过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省中职学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今年6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5个督导组对天津、江西等10省市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中,我省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采取的举措,被多次列举。

我省每年约40万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现代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全省共有高职院校53所,其中国家骨干(示范)校5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12所,在校生41.88万人;有中职学校509所,其中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31所,在校生66.6万人。全省每年约有近40万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每年开展的工业园区定向培训、进城务工培训、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种培训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相补充,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沟通,与我省产业体系相融合,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较高,较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中职升高职已经打通了4条通道

据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介绍,我省中考一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两考合一”、“一考多分流”,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评分标准、统一填报志愿,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中高职衔接,畅通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中职升高职,已经打通了4条渠道。一是“三校生”升学考试。“三校生”是指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这三类中职学校学生的统称,“三校生”升学考试是专门面向这三类中职学校招生的升学考试,每年有近5000人通过“三校生”考试升入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二是“3+2”对接培养。这种对接培养方式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就读,后两年升入高职院校就读,目前有27所高职院校、74所中职学校参加对接培养试点,覆盖64个高职专业、22个中职专业。三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2015年,53所高职院校通过自主招生已录取3.7万人次。四是中职学校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免试就读高职院校。只要在全国和全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中获奖,都可以免试就读高职院校。

2014年,在加强中高职衔接的基础上,我省启动了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工作,打通了高职、本科衔接培养的通道,确定了南昌航空大学等六所本科院校和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有7个项目进入试点。7个试点项目招生火爆,深受广大家长学生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我省还将启动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目前试点方案已基本形成,很快将组织实施。

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覆盖面扩大

从2010起,我省全面落实中职学校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4年秋季学期共有30.1万人享受国家免学费,占全日制在校生数的85%;共有80776人享受国家助学金,金额6058.6万元,占全日制在校生数的23%。落实省财政应负担资金3.2亿元,为家庭经济困难高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为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高职学生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从去年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了职业院校资助政策。

尽管财力有限,省财政仍每年安排2亿元的.专项经费,用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支持职业院校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通过10年的努力,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条件明显得到改善,部分学校甚至超过了省内本科院校同专业的装备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得到提升。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无正高职称局面打破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江西积极探索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落实教师编制和职称评定等政策,对职业院校的教师编制进行核定,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增设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据介绍,2013年我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增设了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教授级高级讲师评审条件是在我省“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基础上的提高和延伸,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特色,强调专业技能在职称评审中的重要作用,弱化论文束缚,促使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朝着“双师型”目标努力。2014年,我省19名中职教师被评为教授级讲师,打破了江西中职学校教师无正高职称的局面。

;

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

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

一 教师资格证成绩保留多久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二 教师资格证成绩保留几年啊

笔试成绩保留2年。

1、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文件规定,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但是在这两年内您不仅要把剩下的笔试考过而且面试也要过,否则笔试成绩就会超过两年期限,又要重新考试。

2、教师资格证是长期有效,是针对拿到教师资格证,却不从事教师工作。这种情况,不需要每5年注册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将长期有效。

但一旦从事教学工作后则需进行定期注册,目前部分地区正在试点定期注册,要求已进入教师岗位的公立学校教师,以5年为一周期进行注册,未注册通过的取消教师资格。如果未从事教师工作,或在私立学校、培训机构等当地规定的注册范围以外任职的持证者,其证书长期有效。

(2)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扩展阅读

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备《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并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申请者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面试、试讲)。(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如能提供3个月或以上的教学证明,可免于面试、试讲)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三 教师资格证成绩保留吗

笔试单科合格成绩有效期为2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为笔试、面试均合格的考生提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根据国家关于教师资格认定有关规定,应届毕业生可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提出认定教师资格申请,取得毕业证书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在有效期内且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的其他条件的,方能认定相应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超过有效期的,需重新参加考试,详情点击网页链接。

四 教师资格证可以保留成绩么

教育学和心理学不是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各学段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如下:
1、幼儿园版教师资格考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5.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如果已通过部分科目,只需要在笔试成绩保留的两年有效期内再报考其他科目即可。

五 教师资格证成绩保留时间是多久

教师资格证成绩保留2年有效。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省考和国家统考。全国统考省份分别为:河北、山东、山西、湖北、上海、广西、浙江、海南、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福建。

2019年下半年新增:北京、江西、河南、湖南、甘肃、青海、宁夏七个地区。

教师资格统考地区考试一般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考试时间在3月中旬,面试在5月左右进行。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在11月初,面试在12月底至1月左右。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是考前一周,笔试时间是11月1日,11月30日起成绩查询,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时间是12月26-27日。

六 教师资格证怎么考试只过一门成绩保留么、

成绩保留,单科成绩可以保留两年。根据规定,只有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版证书,单权科成绩是保留两年的。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是参加国家统考,二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

国家统考地区的笔试科目与地方自主考试不同。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国家统一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五个层级。

其中幼儿园、小学、中职这三个学段考两门(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保教)知识与能力》),这三个学段不涉及专业知识的考察;初中、高中要多考一门专业知识。

(6)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扩展阅读

笔试考试科目:

幼儿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职文化课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宏源网

中职专业课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职实习指导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七 教师资格证笔试成绩全过了保留多久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成绩可以保留两年。

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即通过的单科成绩保留两年,过期后需重新报考。(登陆成绩查询系统即可查询各科具体失效日期)。比如你上半年没通过考试,下半年直接报考没过的那科就行。报考流程、考试条件等和上次报名一样。

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考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考生笔试各科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方可报名参加面试。

(7)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扩展阅读:

社会上许多稂莠不齐的培训机构,宣称通过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对此教育部表示社会各类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证明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此外,《〈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应的 *** 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生效。

八 教师资格证成绩保留几年

1.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文件规定,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也就是说假如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2015年11月考过了,但教育知识与技能没过,那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两门成绩可以保留到17年。

2.但是在这两年内您不仅要把剩下的笔试考过而且面试也要过,否则15年的笔试成绩就会超过两年期限,又要重新考试。

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

江西中职学校有哪些学校

宏源网(https://www.hyszuoy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西中职学校有哪些学校的相关内容。

江西中职学校排名: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南康中等专业学校兴国中等专业学校等。

1、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于都职业中专全称江西省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兼于都县第四中学,位于中央红军万里长征出发地于都,紧临县城,面向贡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于都职业中专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秉承“忠诚担当,务实创新,办特色品牌学校;立德树人,博学善导,育德能兼备人才”的办学理念。

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于都分校,1983年改名于都县职业技术学校。从1958年创办起至1990年代后期,学校一直建在远离县城的祁禄山镇,除过建校初期及八十年末至九十年代初有过短暂的辉煌外,大部分时期默默无闻。

2、南康中等专业学校。

南康职专,公办全日制统招全国重点中等职教学府、全国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园艺中学,素有“赣南职教明珠”、”园林学府“、“红土地上的职教奇葩”之美誉。学校坐落于“中国甜柚之乡“、赣南苏区历史文化名城南康,面向全省招生。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拥有10余个国家级示范专业、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集对口高考、理工、财经商贸艺术、体育、教育、农林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型中等职教学府,也是”全国千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2018年10月,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验收,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3、兴国中等专业学校。

位于兴国县城北郊的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宛如镶嵌在兴国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兴国职校创办于1958年,2010年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兴国县唯一一所公办职业高中和国家级重点职校。满目青翠的绿荫林中,一幢幢别致、宏伟的高楼和御尘拔地而起,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充溢着浓浓的催人奋进的气息。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保留成绩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宏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宏源网:www.hyszuoy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择校咨询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专 业:
  • 学 历:
  • 户 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