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宏源网小编整理了首都师范大学在哪里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下面这些学校 帮我选择一个
桂林理工大学原来就是本科,只是刚更名为大学而已,要说那个专业比较好,还是地质类的,都在资源与
环境科学系,也就是更名后的地球科学学院。
【学校概况】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理工大学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风景
旅游名城——桂林。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为部委属院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广西共建。学校共分屏风、雁山和南宁三个校区。现占地面积1700多亩,校舍面积6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有教职工15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0多人,教授129人,副教授336人。有各类在校学生2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
学校现设有地球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
生物工程学院、土木与
建筑工程学院、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艺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继续
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体育教学部、民族基础教学部等19个学院(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以开展本科
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
桂林理工大学校门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
经济学、
法学、
农学等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现有35个硕士点(涉及专业方向140个,所有本科专业均可以报考本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55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有“
地质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材料学”、“
环境工程”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
市政工程”、“
旅游管理”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
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地质工程中心”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应用电化学新技术”、“信息与
制造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高校共2个);有国家本科精品课程4门(广西共11门),广西精品课程18门;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高校共7个),广西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优质专业17个。学校于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进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并被列入自治区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立项建设(建设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学校培养的人才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而倍受社会赞誉。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名列广西高校前茅,并被北京、上海列为毕业生进京、进沪正式就业资格的广西3所高校之一。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10多万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许多人目前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300多项,年科研经费5760多万元,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学校先后与国内80多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明多
萨克斯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多伦多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格理菲斯大学,韩国大佛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南邦国际技术大学,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河内旅游学院等10多个国家30多所院校签订了交流协议和合作科研协议。1995年起我校与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联合办学,在我校设立FGA教育培训中心和国际
珠宝鉴定师资格考试考点,参加我校培训的学员考试通过率连续五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受到国际珠宝界的高度评价。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独树一帜;素质教育成效卓著;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在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团体总分排位居全国进入终审决赛高校的第32、18、20、19、20和18位,连续六届比赛总分名列广西高校第一,连续五届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从第七届开始连续被确定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广西唯一发起单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
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
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同时,学校为国家级“绿化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绿色大学”。近几年来,连年获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半世纪沧桑砥砺,五十载春华秋实。今天的桂林理工大学将继续坚持“勤奋、求实、献身、开拓”的校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办学实力】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目前广西本科高校排名第一)
基础
地质学、测量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
资源勘查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立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1个,目前广西区高校仅两个)
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研究中心
广西重点实验室(4个)
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实验室、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实验室、广西
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
应用电化学新技术实验室、信息与与制造实验室。
广西重点学科(4门)
材料学、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
信息技术、环境工程。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3门)
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
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管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精品课程(18门)
统计学、遥感地质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学、C语言程序设计、宝石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线性代数、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基础地质学。
【学科专业】
【博士学位学科】(立项建设中)
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支撑学科:
应用化学、检测技术与
自动化装置、
企业管理学。
【硕士学位学科】(35个)
1986年:矿产普查与勘探
1993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000年:构造地质学 、分析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材料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学
2003年:地球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市政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地图制图学与地理
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地质工程、企业管理学
2005年: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化学工艺、环境科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
【本科专业】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资源环境与
城乡规划、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2008级)、环境科学、
给水排水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岩土、道桥方向)、
建筑学、城市规划、
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
金属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电化学)、 应用化学、生物工程(2007级)、
生物技术(2008级)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2007级)、
网络工程(2009年新增)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
营销、
工商管理(2007级)、
人力资源管理(2007级)、
会计学、
电子商务(2008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7级)、
物流管理(2009年新增)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景观学、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007级)
外国语学院:英语、
日语
数理学院: 统计学、
应用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管理、
广告学、
社会工作(2007级)、
音乐学(2009年新增)
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动画
【桂工精神】
【桂工精神的表述】:
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桂工精神的提出】:
1997年6月,原国家教委专家组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全体桂工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以高昂奋进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顺利地通过了评估。当时的桂工人给原国家教委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组在评估反馈会上高度评价桂工人的这种精神,并称之为"桂工精神"。为此,1998年3月,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的刘积夫同志在教代会上对"桂工精神"从具体内容上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桂工的发展建设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甘人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全院上下一盘棋的协作精神;把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奉献精神及不等不靠、不怕苦不畏难的艰苦奋斗精神。"此后,"桂工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2004年11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再次对"桂工精神"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将"桂工精神"写进了评估意见。
学校校训】

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扩展资料:
一、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技术系、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燕都学院、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学院、京疆学院等27个院系以及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独立学院);共开设专科专业1个(学前教育)、本科专业56个。
宏源网
65个专业方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方向)14 个,非教师教育类专业(方向)51个。
二、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共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97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官网-学院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
宏源网(https://www.hyszuoy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首都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的相关内容。
一、首都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 首都师范大学 有5个校区,分别为本部、北一区、东校区、良乡校区、海淀校区,本部地址为西三环北路105号、东校区地址为海淀区阜外白堆子甲23号、良乡校区地址为房山区白杨东路、海淀校区地址为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北一区地址为西三环北路83号。
二、首都师范大学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 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1个,专业学位类别1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语委科研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1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
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4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
学校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首都
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心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京疆学院、国际文化学院、中国
书法文化研究院、燕都学院、中国国学教育学院、美育研究中心、文化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等31个院系(中心)以及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共有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4个。各类学生总数 31,559人。其中,全日制贯通培养生195人,专科生40人,本科生11,245人,硕士研究生6,691人,博士研究生851人,成人教育学生10,382人,外国留学生2,155人,已形成从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5人,在1,642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56人,副高职称人数663人,博士1,050人,硕士489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领军人才10人,“*”青年拔尖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2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2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5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人,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30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16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9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109人,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1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另有64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25人;2008年我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
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17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
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项。
以上就是宏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首都师范大学在哪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宏源网:
www.hyszuoy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